彭洪林
专家进山传技 大老岭实战培训防野生动物疫病
彭洪林专业号 | 2025-11-20

为深入落实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行动部署,锤炼保护区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,11月11日,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“精准赋能”为核心导向,特邀华中农业大学曹胜波教授、周兴苗教授等权威专家团队亲临一线,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专题培训与技术指导,为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屏障、守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注入专业动能。

“室内 野外”双线教学让知识落地见效

本次培训打破传统“单向灌输”模式,采用“室内授课 野外实操”双线教学法,推动知识从“听得懂”向“用得上”深度转化。

曹胜波教授作“野生动物与传染病防控”专题培训

室内课堂上,曹胜波教授以《野生动物与传染病防控》为题,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授课。他系统剖析当前野生动物传染病防控的严峻形势与核心挑战,精准梳理保护区需重点防范的疫病清单,结合大老岭保护区实际案例,提出科学具体、可操作性强的防控策略,为一线监测工作绘制了清晰的“路线图”,提供了实用的“工具箱”,让参训人员对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有了全面把握。

野外实操环节,专家团队与保护区干部职工一同深入山林一线,将课堂搬到生态保护现场。周兴苗教授围绕昆虫媒介传播疾病,生动讲解致病机制与前沿防控技术,尤其聚焦林中常见的蚜虫虫瘿现象,通过“微距”解读、现场鉴别等方式,将深奥的昆虫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实操技能,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的现场侦查能力与风险研判水平,让大家在实景实战中锤炼了专业内功。

周兴苗教授现场讲解昆虫媒介传播知识

“科普 交流”拓宽视野强化全民防控思维

培训期间,专家团队还实地参观了大老岭自然科普馆,与管理局工作人员围绕“提升公众野生动物疫病防范意识”开展专题研讨。专家们强调,科普宣教是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并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的科普理念与创新形式——从互动式科普展陈到新媒体宣传矩阵,从校园宣讲到社区科普,为保护区今后开展公众教育、讲好生态保护故事提供了新思路、新方法,助力构建“专业防控 全民参与”的立体防控体系。

校地携手深化合作共筑生态安全屏障

此次培训既是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活动的具体实践,也是校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的深化合作。通过专家面对面指导、手把手教学,保护区干部职工的前沿理论水平、一线实操能力和综合履职本领得到显著提升,为后续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下一步,大老岭管理局将持续以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为抓手,强化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,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共育机制,全力打造本领过硬、作风优良的生态保护铁军,以更高水平的监测防控能力守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宝库,为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坚实力量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